陈晓楠去哪了(怎么评价综艺《和陌生人说话》) - 长篇鬼故事 - 鬼故事网(guigushi.cc)

长篇鬼故事 - 陈晓楠去哪了(怎么评价综艺《和陌生人说话》)

2023-10-14 21:02:24 阅读 :

  • 怎么评价综艺《和陌生人说话》
  • 李小棚的事迹
  • 一个老山女兵的生命记忆:看完之后你在流泪吗(1)
  • 冯小刚“夜宿门”女主,致陈红老公成“阶下囚”,沈星如今怎样
  • 681丨本故事纯属非虚构
  • 凤凰卫视主持人有哪些
  • 谁能百里挑一李恒建陈晓楠结婚后
  • 凤凰卫视 主持陈晓楠结婚了吗,老公是哪位名人
  • 陈晓楠是哪一年生的

怎么评价综艺《和陌生人说话》

《和陌生人说话》是我目前为止看到过的采访谈话类节目中真正的做到了平等的交流,心与心之间的交流,从一个个平凡的故事里面探讨人生的真谛,抛开浮躁抛开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做到真正的直视每一个平凡的灵魂的谈话类节目。

陈晓楠一个直面真实故事的新闻媒体人,从凤凰卫视加盟腾讯的第一个节目就是《和陌生人说话》,这个节目由陈晓楠主持每期跟一个生活中的平凡又不平凡的人进行一场心与心之间的交流,说平凡是因为他跟我们普罗大众相似都是平凡的普通人,说不平凡其实是因为每个嘉宾身上都有自己的独特故事,这个节目区别于其他类谈话类节目针对明星名人的方向,《和陌生人说话》直接针对有故事的陌生人,每一期采访一位有故事的陌生人,听到他心底最真实的声音,节目的结尾会采访另外一些普通人,说出他们对这件事内心的看法,从这些声音里面我们会感受到这个社会的声音。我个人认为这个人综艺节目你能在豆瓣上面达到9.2分的高分而且清一色的好评,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就是这个节目本身的定位,平凡而又有力量。节目的定位就是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到有故事的人,听从他们内心的声音,而这种一对一的谈话节目并没有类似其他节目一样采访明星或者跟随热度,他好像时代大潮下的一股清流,真正的去了解普通人的世界,节目采访的人其实并不是普通人有杀人犯有杀马特鼻祖有给囚犯写遗书的代写人,每个都是平凡人却又都不平凡,他们很多人会被社会看不起甚至鄙视,就像节目开始说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这个节目真正的去探寻普通人内心底的故事,而从他们娓娓道来的故事里面,我们不禁感叹人生中的苦难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第二就是主持人陈晓楠的采访,陈晓楠作为一个出色的主持人新闻人,非常优秀的她加盟腾讯以后身为腾讯的首席主持官,她的这次加盟与跳槽当时吸引了大量的关注,不过风波很多过去后她却带来了一部这样的走心佳作,在整个节目采访中,陈晓楠的作为一名主持人却并没有大量的台词,大部分时间他都是一个倾听者,只是在讲故事的转折点会有一两个继续诉说下去的问题,每一期采访者的真情流露,作为观众我也会感受到陈晓楠得到真诚,采访杀人犯,杀马特,同性恋妈妈,大力哥有一种感受就是他从来没有以一位主持人的态度发问,而是作为一位倾听者,说到动情处与讲述的普通人一样达到共情,也正是他对生命的敬畏,对每一个平凡人物的尊重,成为这个节目成功的必然元素。

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关注每一个普通人的故事,倾听他们内心真实的声音,倾述者的真情流露,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面寻找真正平凡的声音,让观众了解平凡的故事,从平凡故事里面的喜怒哀乐找到自己心底的声音。这是这个节目真正的意义。

李小棚的事迹

李小棚同志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他作为一名普通的代课老师,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却做出了 不平凡的事情。
一个欠下数万元外债的村民,在山中旅游区捡到了一个装有4000多元钱的钱包,依照身份证上的信息,他借钱做路费跑去西安寻找失主,这个捡到钱的人就是李小棚。事件报道后很多人知道了他背负数万元外债的困境,也知道了他投身教育的特殊经历,此后社会各界纷纷捐款4万余元,资助李小棚。 李小棚:村里400多户人家100多个孩子都没学上
李小棚:我们那村有400多户人家,这么多人家没有一个学校,村里有上百多个学生,都没有上学,只有五六个都在投亲戚家,在亲戚家上学,然后我在村里,我就跟村里人商量,我们村这400多户人家,这么多孩子,100多个孩子都没上学,这咱不是代代都穷啊,最后我母亲说既然你回来了,那你就应该给咱村上办个学校,然后我说那可以。
解说: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李小棚向村委会要来了3间闲置的仓库,并开始挨家挨户游说家长,让学生入学,1990年7月,在这三间仓库里,李小棚成为了六郎关小学的第一位代课老师,每月工资6块3毛钱。这微薄的收入无法偿还父亲生病期间欠下的几千元外债。1990年10月,李小棚不得不放下学校的工作前往西安打工,在一座钢材批发市场,他找到了一份月薪1500元的活计,然而刚刚干了几天,村里的干部就来到西安找到了他。
李小棚:村长那会跟乡政府那伙人都到那块去叫我去了,说你已经把这个学校开始亲自创办起来,你一走又没人了,这学生又没法上学了,那你就回去,然后给你把工资提高一点,提高一点给我才40块钱,跟1500差40倍,我说我考虑一下。40块钱跟1500就相差挺远了,我干几个月,然后把我们家外债还了以后我还可以继续过上那个(好的生活)。
解说:面对收入上的悬殊差别,李小棚并没有答应村干部的请求,然而当村干部走后他却一下子坐立不安起来。
李小棚:那一晚上都睡不着,想想那些学生,我把他们动员到学校,我当时动员他们时我说,老师一定坚持到底,只要你上学,老师哪怕再难也要坚持下去,当时我一想,把学生都叫到学校来,咱又出去,等于咱没做到,我就跟老板说,我回去了,回来又去干学校。
解说:此后李小棚改变了打工的方式,周一到周五他在学校给学生代课,周末到西安打短工,给家里还债。村里人看到一到周末,李小棚就消失了,而在西安北郊的暮色中,下苦力的人们也看到,每到周末就会有一个言语不多,但说起话来文质彬彬的人加入到他们的行列,大伙都叫他苦力老李。
李小棚:卸钢筋水泥,知道吗,真的都是挺危险的,有一次一个钢筋穿下来,把我的大拇指指甲都给戳掉了,当时我把那一包,又继续接着干,反正那没有办法。
陈晓楠:要扛多少斤的东西?
李小棚:一般都是麻袋,就是一般少是二百斤吧,有时候上三百斤,朝起来一扛朝那边一撂。
陈晓楠:背二百斤三百斤啊。
李小棚:下麻袋,下那个。
陈晓楠:要干多少个小时啊一天。
李小棚:那没有那个时间,有时间来车,你就必须下,你想多挣钱就继续干,一般到夏天了,咱也没租过房,随便拿一张破纸片就搁到马路上,夏天睡着了,车来了继续喊叫起来继续干,就是那样子。
解说:1997年六郎关小学用仓库做的校舍成了危房,为了能给小学盖所新校舍,李小棚开始频繁前往西安找相关部门寻求资助。
陈晓楠:你当时去过多少趟西安?
李小棚:反正也记不清,很多趟,反正都经常去,去的人家领导都认识我了,人家一说你来了。
陈晓楠:你跟人家怎么说呢?
李小棚:我说那个没办法我有办法我不来找你。
陈晓楠:接见你吗,你在哪等着啊?
李小棚:我在门口,人家肯定不让进去,但是要求人家,给人家说,给人家说好话。
陈晓楠:跟人家也说不上话吧。
李小棚:一般说不上话,人家当领导的,根本见不到,就是走过去,咱也不知道谁,人家都开的车,从他那院走也不知道,跟那门卫好的,门卫能认识,我说谁啊,哪个是领导。
8月27日,刚刚打工回来的李小棚还在为孩子购买书本奔波,最终因为车祸倒在了返家的路上,走完了他41岁的人生。
41岁的李小棚27日因车祸不幸罹难,我们深切哀悼并怀念之。李小棚并不是什么“大人物”,他曾是蓝田山中的一名代课教师,后来还创办了一所完全免费的幼儿园;曾借了30元的路费赶赴西安,只为送还捡到的一个装有数千元钱的钱包,而他自己却家徒四壁、外债累累,妻子还常年患病……
李老师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代课教师,没有多少鲜亮的头衔,也没有什么高深的学问,他只是凭良心做他想做的事。在李老师身上,我们看到,良心依然是这个社会最深层的道德资源。
他牢记母亲的遗嘱,要用知识为家乡做贡献,虽然每月工资只有区区几十元或者一百多元,可他一干就是23年。开办免费幼儿园,这在无数亿万富翁都不愿做的世界里,李老师竟然把它办好了。
为6所学校新修校舍李小棚始终只是代课教师
解说:虽然常常无功而返,但李小棚始终没有放弃,在六郎关村前往西安的崎岖山路上,经常能看到他往返的身影。
李小棚:每次来时候都要考虑,肯定在家里拿些干粮去,那你买可没有钱,有点钱还想继续来,拿钱买吃得后连车费都没有,你不能走来啊,走来也不容易。
陈晓楠:哪来那么大动力呢?
李小棚:当时我也想山里人太那个了,我都想让教育为山里人变,但是我知道我们的能力都有限度,只能让国家政府来支持。
陈晓楠:说那个教育局的人都怕你了后来。
李小棚:他怕我,觉得我这个人,就是用农村话说,不轻易缠他,反正你不答应,我就整天嫌你,把你麻烦的不行了你就得想办法。
陈晓楠:有的是时间。
李小棚:有的是时间,反正我没有钱,我就是有时间。
解说:1997年6月,李小棚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他拿到了市教育局4万多元的资助款。
李小棚:他那手下门卫说,你看那人多么可怜,你就是没有,哪怕给个答复都无所谓,那个领导后来见了,把我叫上去,你先别着急,这事我先考虑,你回去我三天之内给你答复,人家拨了些款,但是拨这款,人家当时说,这每笔款都经过你的手,但是你要细花,我说你放心,省一分钱是一分钱。
解说:回到村中李小棚发动村民出工建校,三个月后,一所崭新的小学在六郎关落成了,然而新校舍的建成,却给李小棚的代课生涯带来了变数,随着公办老师的陆续派入,只是名代课老师的他却被调离了六郎关。
李小棚:那教学设施都很好,公办老师都去,然后不让我在村里面干,然后把我就调到韩河学校,单另一个村的学校,当时我去到那个学校那时候,那个土墙都倒了,知道吧,那有学生也就是40多个吧,那房子冬季都很冷,我就开始跟村里人说,咱都想办法,把这个房弄下来,孩子也都很穷,很可怜的,我当时也正好是寒假出去也打工了,我当时给捐了500块,我开始捐500块,咱就开始,那村干部说,你都捐500,我们把村山上的树木开始卖,村干部也都感动了,能捐钱的捐钱,把那个学校给改变了,然后盖的都是十间。
解说:李小棚希望有一天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正式的老师,然而现实却并没有按照他的想像发展。2000年李小棚考取了中学教师资格证,但按照规定年龄,超过30岁的他失去了办理转正的资格数年间,因为代课老师的身份,李小棚先后被5次调动,虽然通过各种努力和途径,为6所学校新建和修缮了校舍,也曾多次获得优秀教师,先进个人等奖励,但他仍旧是一名下苦力的代课教师。
李小棚:我在那儿努力,刚好努力两年,不那个学校盖好后,之后人家又有人就去了,我就没在哪儿弄。
陈晓楠:就是你每创办一个学校,或者说改造一个学校。
李小棚:条件好了就有人。
陈晓楠:条件好了公派老师就去了,然后你就必须得走了。
李小棚:必须走了。
陈晓楠:这6所学校都是你去的时候是非常破败的。
李小棚:破败的。
陈晓楠:甚至是没有的可能。
李小棚:没有的。
陈晓楠:对,然后你去想办法,去筹钱,去要捐助,然后把学校盖起来了,然后呢你就又换了一个学校,必须得换。
李小棚:必须换。
陈晓楠:但是每一所特别破的学校,为什么都需要你去给它重新改造呢?没有别的人会去?
李小棚:教育不能耽误孩子不能耽误
李小棚:人家都没人去嘛,没人去,派去别人不去,但是咱这个人用那个,领导就说,他也认为咱这人比较诚实。
解说:1999年,李小棚妻子被查出患有精神分裂症,为了给妻子治病,家里又欠下了几万元的外债,很多人都开始劝他放弃学校的工作,但面对从1234,abcd教起来的学生,李小棚放不下这份责任,虽然他仍旧是一名代课教师。
李小棚:教师节我都没过过,人家老开会都叫公办老师去,一般给发的啥礼品啥的,给人家有,给我没有,我是代课老师,我又不是公办老师。
陈晓楠:你是不是特大的理想是真得有人能给你正正经经的过一次教师节。
李小棚:正正经经过,把我当公办老师一样,给我去过一次教师节,人家领导讲个话,祝教师节快乐。
陈晓楠:你有时候想到这个的时候会觉得心里不是滋味吗?
李小棚:有时觉得,心里有时不是滋味,觉得咱这个身份好像不一样,但是又想到学生这样子,老师啊,又感到还是觉得。
陈晓楠:而且孩子们叫着你老师老师,让你也觉得真,你就是一个最好的老师。
李小棚:像当现在到我们村里,不管上至小孩,下至那个老人都是,李老师,李老师,我觉得虽然我不是那个老师,但是他们叫老师,我觉得我跟老师一样。
解说:2006年7月的一天,在赶往学校上课的山路上,无意中李小棚在路过的一个景区附近捡到了一个装有4000多元现金的钱包。
李小棚:我一翻里面有现金,几千块钱,然后有银行卡,有身份证。我就在那个路上等了三个小时,没有人来。
解说:此后,依照身证上的信息,李小棚借了40元钱做路费,跑去西安寻找失主。
李小棚:当时咱穿的也很破烂,人家当咱收破烂的,当时他跟媳妇在屋头吵架呢。我把门敲开以后,人家问,你干啥的,收破烂的,我家没破烂,当时我,我当时也觉得别人心情也不好,我说不是,我说这是你身份证,最后把身份证一拿,这是我的身份证,人家说你咋捡的,我说我捡的,人家准我进来,他看到他身份证后,进来后,他说我把那个都拿出来,我说你觉得有多少现钱,现金我不太清楚,但是银行卡我都知道有多少张,当时有九张,人家把这个现钱给我,我不要,我要要你钱,我就不直接给你送来了。
解说:2010年7月,陕西省当地一家媒体报导了李小棚拾金不昧的故事,事件报导后,很多人知道了他背负数万元外债的困境,也知道了他投身教育的特殊历程。此后,社会各界纷纷捐助了4万余元资助李小棚。2010年8月,一度沉默的李小棚再度成为舆论的焦点。他用爱心人士捐助的4万余元在蓝田县蓝桥镇办了所免费幼儿园。
李小棚:四万三千七百五十六块钱。
陈晓楠:你怎么记得这么清楚啊。
李小棚:我每笔账我都记着,都在本上记得,谁捐的,我都记得很清楚的。
陈晓楠:但那个时候,你家的外债是多少钱?
李小棚:当时也是4万到5万块钱。
陈晓楠:那捐的钱剩下的是4万多。
李小棚:也可以说一还,还不完,但也还的差不多,可以说那就没有外了。
陈晓楠:为什么不能先把债还了呢?
李小棚:我想不能还债,教育应该先不能耽误知道不,孩子不能耽误,应该先紧教育这块,债可以慢慢还嘛,这孩子耽误,这是无法挽回的,用啥也换不来,永远都换不来,也可以说还了,也昧着良心,大家的爱心,我昧着良心,我自己下苦挣的钱,踏踏实实,咱拿着咱心里。
陈晓楠:你觉得你用这个钱不踏实。
李小棚:那个教育应该把大家那个爱心,我只是个中介吧。
李小棚:人生最遗憾三件事
解说:在李小棚开办幼儿园之前,蓝田镇13个自然村,没有一所幼儿园,很多孩子上一年级时已经快10岁了,多年从事教育的他不忍看到这个局面,2010年8月,在这座二层楼的民宅里,李小棚的幼儿园挂牌成立了。
李小棚:电视啦,DVD啦,然后这蹦蹦床,滑滑梯,可以说我只要在外面打工时候,看到幼儿园,城里(幼儿园)大件基本有啥,我们也都有啥,就是想让山里孩子跟城里孩子享受同等教育。
视频片段:秋天的叶子,对,找一下秋天的叶子,谁知道这是什么叶的叶子呢?什么树的叶子,这是银杏树的叶子,银杏树的叶子,对,银杏树的叶子是绿颜色的,像一把什么呀,扇子,能够扇凉。
解说:一座按照城里标准进行规制建造的幼儿园,就这样出现在了这个小山沟沟里,在小学代课之余,李小棚也经常到幼儿园查看情况,孩子们身上的每一点变化都令他欣喜不已,然而由于全部实行免费,房屋的租金加上老师的工资很快便令李小棚捉襟见肘,在西安北郊奔跑着的人群中,李小棚的身影更加忙碌了。
李小棚:有一次星期天打工回去之后,我回到学校,刚睡了两个小时,到第二天又给学生上课的时候,我上课的时候给学生写字的时候还磕睡了,在黑板上手就不知道写字了。
陈晓楠:站着就睡着了。
李小棚:站着睡着了,给学生正讲课的时候,写字的时候就睡着了,学生一看老师不动了,就以为我有病了啥的,喊,老师老师,我才醒了,怎么睡着了,我就接着又给学生讲课,把那节课又坚持下来。
陈晓楠:等于你礼拜天打完工要打到很晚,然后连夜赶回去,第二天早上还要上课。
李小棚:哦,上课。
陈晓楠:你就没有心疼自己的时候,可怜自己的时候。
李小棚:每次去打工就是想,哎呀,支撑不了,但是到那场合上,又不管那事,又干完。
陈晓楠:每回去之前,也觉得头疼,但到那必须得干。
李小棚:必须得干,但是一想你要不干,这个月工资跟人家老师没办法说,拿啥发啊。
解说:一次次走上讲台,一次次穿梭在奔跑在抢活的人群中,一晃23年过去了,在下苦力的代课教师之外,他又多了个有些尴尬的头衔,赔本的幼儿园园长。
陈晓楠:就是以前没有那笔捐款,你没干幼儿园的时候,也许你打的工还能贴补贴补家用,那等于你有了捐款干了幼儿园,你生活更差了。
李小棚:现在更差了比以前要差,要维持那一块。
陈晓楠:那真的这个就肯定很多人就没法理解,就觉得你怎么想的,这都不是人之常情。
李小棚:你把那个办下来了,你不可能说不办了。
陈晓楠:为什么不可能不办了。
李小棚:那些学生又没有地方上学了。
陈晓楠:这东西对你那么重要。
李小棚:教育对我说实话,我跟它结了缘,用农村话那是缘分,难舍难分的缘分,一看山里孩子,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都咋都要坚持下来,不管你别人怎么误解怎么说,我都要坚持下来。
解说:从最初的试试看到无法抽身,李小棚已经无法停下他的脚步,虽然给幼儿园置办了彩电,DVD,但他的家仍旧一贫如洗。
李小棚:过六一儿童节,学校里组织节目,请的家长也都来看,那有那卖小食品的人,都拿到学校来卖,家长都给娃买那冰淇淋啥的,买的冰棍,雪糕啥的,我女儿就看着人家吃,就跟我说爸爸你给我也买一个,我当时说实话也没有钱,我摸来摸去摸了一块钱,我说你拿去买去,当时我眼泪都流下来了,一个男人说实话太丢人,我当时把那一块钱给女儿我心里说实话也难受,我女儿看我流了眼泪,说爸爸我以后我不管你要了,就俺娃从那以后到现在,从没管我要过钱。
对于我来说,一生最遗憾的就是三件事,对我父母亲没有尽到一个儿子的那种孝心,临终前,我都没见到一面,都在学校工作,都是不了以后我才回去,对我媳妇来说,她也有病,需要人照顾,咱说实话确实没尽到丈夫那个,对我女儿来说没有做到父亲的责任。
解说:2012年8月27日,星期一,这一天一早6点,李小棚没有吃饭便推着摩托车出了门,没有任何人想到,这是他生命里的最后一天,据弟弟李小平回忆,当日上午他曾接到过哥哥的电话。
李小平:他让我们村的村支书给我打电话,问我去交通局怎么走,我说你等会,我跟你问下人,我也不知道。
解说:两个月前,由于六郎关村村辖区土地上,要修一座水泥厂,李小棚和部分村民认为这会破坏当地的环境和文物,于是多次前往有关部门反映情况,8月27日上午,他先和村支书樊某去了交通局,之后又去购置好幼儿园开学所用的新书,晚上7点左右,姐姐李小绒接到了弟弟打来的电话。
李小绒:他说,姐,你给我做些饭,扞点汤汤面,我赶天黑了回来好吃,我马上就上来,我从蓝田县到蓝桥街上来,最多也就是40分钟。
解说:在与姐姐通完电话后,李小棚骑摩托车带着村支书樊某一同返家,19时40分许,当车行至312国道扬岩村口处时,与一辆同向行驶的自行车刮蹭,摩托车失控,而后与对面驶来的一辆斯柯达轿车发生碰撞,摩托车到倒地,李小棚当即死亡,樊某重伤至昏迷。据交警部门介绍,事故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当中,没有人想到2012年这个夏天,是李老师的最后一个暑假,假期中一有时间,李小棚就到火车站附近的建筑工地找活,为了省钱,他没有租房子,累了就直接睡在市场的水泥地上,饿了就吃馒头,喝自来水,8月16日,有同事曾在西安见过他,李小棚说自己还去了铜川一座煤矿打工,4000元工钱还没有拿到,因为幼儿园快要开学了,所有他就急着回去了。
当地村民:开学时间,我刚才过来没拿钥匙,我到老师家把钥匙要过来,把教室打扫一下,不开也是对不住他。
记者:这个电话187这个是李小棚的吗?
当地村民:对,是李小棚的,我这是帮小棚看幼儿园的。
视频片段:老师窗前有一棵米兰,小小的黄花,朴素又明朗,它不是为了赞扬才开花,悄悄地用青春把祖国装点。 为了维持幼儿园的运转,他去西安打工。他是为孩子买课本时遭遇车祸的,与其说他是死于车祸,不如说他死于用行动为实现这个社会的良善而献身的路上。
李小棚:教育对我说实话结了缘,用农村的话说那是缘分,难舍难分的缘分,一看山里孩子那一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都咋都要坚持下来,不管你别人怎么误解怎么说,我都要坚持下来。
解说:从最初的试试看到现在的无法抽身,李小棚已经无法停下他的脚步,如李小棚的家仍旧是这座村中为数不多的泥土房,墙上已经裂开了一条大大的缝子,虽然给幼儿园置办了彩电、DVD,但他的家仍旧是一贫如洗。
李小棚:过六一儿童节,学校里组织节目,请的家长也都来看,那有那卖小食品的人都拿到学校来卖,家长都给娃买冰淇淋啥的,买的冰棍、雪糕啥的,我女儿就看着人家吃,就跟我说,爸爸你给我也买一个,我当时说实话也没钱,我摸来摸去,摸了一块钱,我说你拿去买去,当时我眼泪都流下来了,一个男人说实话太丢人了,我当时把那一块钱给女儿,我心里说实话也难受,我女儿看我流了眼泪说爸爸我以后不管你要了,就俺娃从那以后到现在从没管我要过钱。对于我来说一生最遗憾的就是三件事,对我父母亲没有尽到一个儿子的那种孝心,临终前我都没见到一面,都在学校工作,都是不在了以后才回去,对我媳妇来说,她也有病需要人照顾,咱说实话确定没尽到丈夫那个,对我女儿来说没有做到父亲的责任。
在这个社会,李老师发自人性深处的闪光让我们见证了精神的能量。过去,我们记住了郭明义,记住了熊宁……我们又记住了一个闪光的名字——李小棚。
李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出自内心的善,出自对孩子对生命的这种超越功利的大爱。我景仰这样伟大的灵魂。
李老师的精神一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另一方面也值得我们深思。我们除了要在文化教育层面培育整个社会的爱心之外,关键要不断健全各种制度,缩小贫富悬殊,保障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保障农村孩子能够享受到来自国家社会的基本的教育,让人们看到一个社会从下向上流动的希望。

一个老山女兵的生命记忆:看完之后你在流泪吗(1)

核心提示:谢楠:“怕地雷,非常怕地雷。那个时候女兵非常少,而且我们当时去,基本上没有女兵去之前,(越南)抓女兵俘虏,我们的价格好像跟团长一样……我想了,如果被抓到俘虏了,我就先自杀。” 解说:十八岁她和战友奔赴前线,在战火和硝烟中燃放青春。 谢楠:他把我推开,大声呵斥,不要哭,你是我女儿,你就笑着给我上战场。 解说:二十年后,人过中年,她一次次重返昔日战场,一切再次改变。 谢楠:957朵玫瑰,一个给他们插了一朵。 陈晓楠:就觉得他们还有生命。 谢楠:而且且那种记忆永远是那种青春年少,永远是那么帅,那么小,十七八岁。 解说:一个“老山女兵”不死的生命记忆,高山下的花环。 2004年的一天,谢楠再次来到麻栗坡烈士陵园,她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了。这一次,谢楠为战友们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谢楠:买了957朵玫瑰,一个给他们插了一朵。 陈晓楠:真的啊。 谢楠:那是我的稿费,那几年的稿费,我就用一个牛皮袋,一首诗20块我就装进去,一篇文章30我也装进去,就这样攒了几千块钱。这个钱它不是工资,它也不是生意的利润什么的,我是写一首诗也是怀念我战友的诗,所以这个钱真的非常纯净。他们有的说应该买菊花,我说不,我要献给他们一种美,红玫瑰那种美。 陈晓楠:他们好多人都是死在青春的时刻。 谢楠:对。 陈晓楠:他们是在最需要浪漫的时刻。 谢楠:对,在插这个花的时候,我就找一个地方轻轻地插在上面,轻轻地插,一个一个的,当时就想一个也不能漏掉。 陈晓楠:就觉得他们还有生命。 谢楠:而且那种记忆永远是那种青春年少,永远是那么帅,那么小,十七八岁。 解说:几个小时后,九百五十七朵玫瑰插满了九百五十七座烈士的墓碑。 谢楠:一看957朵玫瑰那么插着,然后我们从下往上那么一看,在那个雨里面,957朵玫瑰真的很美,在他们墓碑所有人都是在左手这边,我能感觉他们都在给我这样敬礼。 陈晓楠:2004年清明节的时候,有几位老兵和烈士亲属赶到麻栗坡烈士陵园去祭奠。而当他们冒雨走进陵园的时候,出现在眼前的一幅景象,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陵园山坡上有九百五十七座墓碑,此时,每一座墓碑上,都插着一朵鲜红的玫瑰。 相关阅读 用乳汁喂伤员 对越反击战中的女兵私秘照(图) 对越反击战场上的女兵:真正的铿锵玫瑰(组图) 越战亲历:我们为在露天洗澡的女兵们放哨(图)

冯小刚“夜宿门”女主,致陈红老公成“阶下囚”,沈星如今怎样

在娱乐圈这个大染缸中,想要混出名气和地位,往往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可能会受尽别人的冷眼和嘲讽,甚至努力很久也得不到很好的机会。

但对于那些能轻易走红的艺人来说,他们却一点也不珍惜自己来之不易得到的机会,手握一手好牌却打烂,对于这些人来说,自毁前程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曾被称为“第一美女主持”的沈星,放着自己大好的事业不要,想不开去插足别人的婚姻,成为冯小刚“夜宿门”的女主,之后又和陈红老公纠缠不清,昔日的美女主持就这样成为了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01

1978年,沈星出生在江南水乡,她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沈星也遗传了父母的美貌和才情,从小便能说会道、成绩优异。高考的时候,沈星报考了华中师范大学的中文系。

沈星19岁的时候已经在CCTV经济频道的《生活》节目组有过短期的实习经历,只是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沈星毕业后并没有如愿留在央视成为一名主持人,而是进入了北京电视台。

沈星凭借着高挑的个子以及出众的外表,成为了CCTV中国魅力城市—珠海的形象代言人,这个形象代言人的身份对于沈星的能力也是一种认可。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沈星不愿意一直待在北京卫视,而是想去更适合自己的舞台。在当时,主持人跳槽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沈星也成为陈晓楠之后第二个跳槽到凤凰卫视的主持人。

进入凤凰卫视之后,沈星先是主持了 《娱乐大风暴》节目,后来凤凰卫视为沈星量身打造了节目《美女私房菜》。

有媒体这样评价沈星,当她出现在镜头前时,节目的收视率就会直接上升,相反画面中没有她,不论内容多么精彩,收视率也是一片惨淡。沈星在那个时候毫无疑问是凤凰卫视的当家花旦。

但对于沈星来说,她不甘于只是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而是把目光放在了其他的地方。2006年,沈星在电影《爱情呼叫转移》中饰演了一个配角,虽然戏份不多,但沈星还是觉得很满足。

沈星事业上有收获,感情方面也不甘落后。据说,沈星早早的就结婚了,她的老公还是一个富豪。成为豪门阔太之后的沈星,婚后生活非常幸福,每天工作都有人接送,她也不需要操心很多琐粹的事情。

02

但显然沈星并不满意自己如今的生活,不安于现状的沈星做了自己这一辈子最错的一件事,与导演冯小刚的“夜宿门”。

沈星很早之前就认识了冯小刚,但大概在2017年左右,他们两人的关系才渐渐走进。冯小刚和沈星多次在活动现场同台出席,一来二去的关系也就亲密起来。

对于知名导演冯小刚来说,和他传绯闻的女明星数不胜数,但冯小刚是有家世的人,他的妻子是演员徐帆。徐帆对冯小刚的好怕是没有任何人可以比得上,徐帆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今后不拍戏,就给冯小刚当保姆”。

但家有娇妻也阻止不了冯小刚在外偷吃的心思,沈星就是其中一人。2009年2月的时候,有媒体报道导演冯小刚带着一名年轻的女子回家过夜,而且还被拍到了照片。

照片流出之后,网友都在猜测这名年轻的女子是谁?很快就有人定位到了主持人沈星的身上。虽然沈星尽力否认这件事情,表示自己和冯小刚没有其他不正当的关系,但是照片说不了谎。

新闻曝光之后,冯小刚出席活动时被媒体问到这件事情,他全程黑脸,没有做出任何解释。事件双方都不回应,只会让新闻发酵得越来越快。

那段时间,冯小刚、沈星、徐帆三个人都非常尴尬。冯小刚如果承认夜宿门事情属实,也就间接承认了自己婚内出轨,对于冯小刚来说,婚姻上出现问题不可避免会对事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拍摄电影涉及多方面的因素,而且冯小刚还是导演,自己身上出现丑闻,肯定会影响目前很多电影项目的进行,冯小刚肯定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形出现。

沈星大概怀揣着想要“上位”成功的心情,觉得冯小刚会承认自己。三个人之中,最聪明的人应该是徐帆,徐帆曾经在节目的采访中说明了自己的爱情观。

主持人问徐帆,担不担心丈夫冯小刚与其他美女演员有过多的接触,徐帆却说,“担心也没有用,反正吃亏的不是我们”。

在徐帆看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什么问题。面对冯小刚的“夜宿门”事件,徐帆同样展现出了她的大度。

相比之下,他们夫妻俩关系依旧很好,沈星更像是一个局外人,不仅搭上了自己的事业,而且毁了名誉。

03

只是沈星之后也就没有学乖,她身上的争议又多了一个。2013年,有媒体报道沈星遭到前男友李军强行闯入家中,不仅翻墙而且砸门。

李军是唱《常常回家看》歌手陈红的老公,这件事情发生之时,李军和陈红还没有离婚,而且是新闻报道之后,歌手陈红才知道自己老公和别人有其他的关系。

也不知道李军和沈星又怎样复杂的关系才使得李军强行闯入女主播沈星的家中,而且李军被带走的时候,嘴里还喊着沈星花了他1000万。不知道花钱的事情是不是属实,但李军恐吓沈星确有其事。

沈星还曾表示在过去的半年期间,李军曾多次对她进行滋扰并且恐吓,严重影响了身心沈星的正常生活。最后,李军为他鲁莽的行为付出了代价,成为了一个“阶下囚”。

虽然这件事情的最后,李军得到了他应有的惩罚,但很多人觉得沈星不是没有一点错,别人总不可能平白无故打扰她的正常生活。

之后沈星重操旧业,还是作为一个主持人出现在荧幕前,但却不被观众接受,不论是她的黑历史,还是主持能力,都遭到了网友的吐槽。

结语

在娱乐圈多得是既有才气又有颜值的主持人,但很少有人像沈星这样,几乎是亲手毁了自己的主持事业。如今的沈星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野,曾经属于她的主持生涯已经不复存在。

681丨本故事纯属非虚构

故事有很多种,大体分两种:虚构和非虚构。参与故事的人说到底也只有两个人: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

讲故事的人绘声绘色和声情并茂,听故事的人无非消遣和好奇,只有故事本身是寂寞的,更不要说故事中的人和事了。故事讲完,人散去,故事能否跟着听的人一同回去,在夜晚安眠的床上搅得人心神不定辗转反侧,全凭故事本身的能耐。正如有人更进一步地说:“历史都是假的,除了名字;小说都是真的,除了名字。”

如果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故事还可以划分为自己的故事和他人的故事。人对自己的故事常常遮遮掩掩,他人的故事怎么听都嫌不够。就和“追剧”一样,在大结局之后,还会不由自主的想象更多的剧情。有些戏出奇的好,人也会忍不住将剧中人换成自己。只不过,说他人的故事自然过说自己的故事。如果有一日一个人遇上另一个愿意讲述自己故事的人,说不定是对方视你为苦海中的一根可以抓手的稻草。这样的事大多凭运气。大多时候。人和人之间互相讲故事,听故事,插个情节,添个补充,偏好不明不白的词,说着不痛不痒的话,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自己的故事不好全盘托出,但在别人的故事里人人都游刃有余。从这个层面讲,一个好故事,其实不在于如何讲,而在于如何听。在他人的故事里听到自己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能力。虚构与非虚构只是区分了讲故事的方式,但听故事的人则需要在他人身上审视自己。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一个故事带给听故事之人最直接的感受乃是侥幸:幸好不是我!但一转念,一个故事还会迫使听故事之人朝更贴近自己的方向去思考:假如发生在自己身上会如何呢?

讲故事的人负责说明白“为何至此”,听故事的人则会想弄明白“何以至此”。只有故事从来都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这种悖论,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迄今未能突破,而且有深陷的趋势。

今天的故事从陈晓楠在《一席》中的一篇演讲开始说起,她的演讲题目为《本故事纯属非虚构》,里面讲了四个人,四段人生,四个故事。惊奇或是唏嘘之余对于听故事的人来讲,只讲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无数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这句话是鲁迅先生晚年说的。陈晓楠讲述故事中的痛楚、离奇和变换莫测不是剧本可以想象的,这四段人生故事中的匪夷所思会挑战听故事人的想象力。陈晓楠讲述的故事都是普通人身上发生的事,《四块钱的故事》、《我是混在人民群众中的台湾特务》、《八十岁了,我终于敢说我是”王成“了》、《我就是陪他们哭一场》。尤其是第二个故事特别让我动容。

第二个故事里的主人公名为阚中干,姓氏较少见。阚中干在五十年代在台湾加入军情局受训成为特务,他的任务是潜回大陆执行爆破和刺杀的任务。那时他还是意气风发的青年,阚中干被派遣到香港中转待命,等待时机进入大陆。在香港,时年22岁的他遇到了改变他人生的一个人,他喜欢上了一个女人,一个有夫之妇。突如其来的爱情让阚中干如痴如醉。但阚中干的儿女私情很快被上级发现并警告。

阚中干决定与他的爱人小珍私奔回大陆,在大陆执行完成任务后就可以将功折罪。他们二人手牵手跨过罗湖桥。不过旋即被捕------他早已被盯上了。阚中干和爱人小珍双双被捕,关押在上海提篮桥监狱。很快,阚中干被判22年徒刑,小珍被判5年。在这22年中,阚中干像做功课一样思念着小珍。等到22年刑期结束,阚中干44岁,时间也来到了七十年代。阚中干出狱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小珍。最后他在一个农场打听到小珍的消息。小珍等了他十七年,在五年前,小珍曾大病,无奈之下嫁人,随其回上海了。

阚中干又回到上海四处寻人打听。在上海,44岁的阚中干寻到了50岁的小珍。不过在22年分别之后,他们都没有一下子认出对方,即便认出了,也没有说上一句话,只是看了看。阚中干后来在上海落下脚来,他没有一个朋友,也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他是谁。不过阚中干知道小珍在上海,阚中干每天做的事情就是等待-----“我知道小珍在哪儿。我知道她现在身体是什么样,她有高血压。我知道她儿子在哪儿上大学。我现在人生剩下来唯一的任务就是等着她的先生死。”

陈晓楠讲述阚中干的故事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阚中干在他22岁遇上的这一份爱情,支撑了他的大部分人生。在荒凉且寂寞的人生中,“有的等”总比“没的等”强一些吧!听到这个故事,会让人不由自主的联想到《等待戈多》。希望阚中干等待的“戈多”在错过无数的时光后依然会欣然赴约。是的,欣然….

这些私密性极高的故事不会轻易的讲述和流传出来。在大历史翻滚前进的时代中,阚中干的故事似乎没那么起伏跌宕,但就是这一束情给了阚中干支撑下来的力量。这一束情,将两个人牢牢的绑在了一起。这本属于无名之辈的普通人故事,因这一束情,泛起了斑斓之色。

陈晓楠讲起这个故事时眼睛里是泛着光的。那不是泪,是在故事中找到某种相信的光!在我们听到的故事中,一些坚韧的东西将悲欢离合四个字紧紧地黏在一起。

离开陈晓楠的故事,我们还可以走进另一个名叫邹容的人讲述的故事。邹容的故事发表在《读库》公众号《为无名之辈立传》一文中。但邹容的故事是自话自说,她讲的故事是自己的,现在都已是往事了。

2005年,正值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时任湖南《潇湘晨报》的记者邹容,和摄影记者周志刚开始走遍湖南,探问战地遗迹,访谈抗战老兵,起初,他们以为这是一次平常的寻访,直到他们被沉默的故事震惊。那些故事最后成为邹容撰稿、周志刚摄影的《这里是湖南。1937—1945。》一文,刊载于《读库0903》。现在距离2005年已经又过去了十五年了。抗战胜利周年又多了十五年的时光。如果我们翻查一下抗战历史的话,湖南,不论从历史,还是从地理位置上来讲,它都一定会成为抗战的主要战场。但有关主战场的故事还是近些年才从人们的记忆中打捞出来的。邹容就是其中努力汲取的一位。

在邹容的访谈中,提到这样的故事,那些参加过抗战的老兵在接受邹容的访谈之后,往往在很短的时间里去世。按照邹容的说法就是:他们就只能憋在心里,谁都不来问,谁都没有说过一句话,现在跑来一群人说他们是国家的英雄,他们是很感激的,好像心里突然放下了一个包袱似的,很快就去世了。我觉得这是这些曾经是战士的人的故事最悲壮的结尾。不论他们当年以何种方式参与了那场漫长的战争,不论他们在战场中是英勇还是害怕,他们都是英雄。邹容讲述的寻访故事中,怎么看都像是一个极其漫长的等待故事。那些战士等着人前来听他们的故事,故事讲完,他们就要一走了之了。剩下我们这些听故事的人愣在原地。在邹容的讲述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的是,那些老兵将自己的故事在心里面反复摩挲了几十年,无数遍来回。就是为了等一个人讲给她/他听。说完,他的故事才算正式完结。对于听故事的人来讲,故事才刚刚起了一个头。

陈晓楠和邹容听来的故事都是活生生的人活过来的事,这些故事在时间的积淀中早已失去了最烈的那部分,现在风轻云淡的讲出来,需要听故事人的想象力。大历史不在乎无名之辈的故事,“他不会名列其上,当这场战役被载入史册之际。纪念无名之辈比纪念名人要艰难得多,但历史的建构就是要致力于对无名之辈的铭记。”这些对于历史建构的方法是最近才被我们认识到的。也只有当大历史落实在这些无名之辈的身上时,大历史的惊心动魄和触目惊心才具备了随时突袭人的能力。由这些原本可能寂寂无名的人生,正因其“非虚构”的底色才能保留至今。听故事的人,就是将无数的他时他刻与此时此刻联系在一起,在其中看到“为何至此”的他们和“因何至此”的自己。

故事,

有人说起过,

就会有人听过。

荷马啊!

黄昏不会从你开始,

也不会到我结束。

=====================================================
每一次阅读都会迈向辽阔! 《短书集》

凤凰卫视主持人有哪些

一、窦文涛

窦文涛,1967年8月21日出生于河北石家庄,主持人。

1989年供职于广东人民广播电台。

1996年加入凤凰卫视,主持娱乐资讯节目《相聚凤凰台》,新闻节目《时事直通车》。

1998年推出闲谈节目《锵锵三人行》。

2003年开始主持法制节目《文涛拍案》。

2004年度“中国电视排行榜”中,获选为“最佳谈话节目主持人”。

二、陈晓楠 

陈晓楠(1973年11月15日—),北京人,凤凰卫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曾主持“凤凰早班车”节目,曾在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担任主持,拥有丰富的现场主持经验,以轻松亲切的风格见长。

2000年底,进入凤凰卫视,担任《凤凰早班车》 ,《凤凰午间特快》主持人。期间曾主持特别节目《水木清华》,大型直道《迈向2008—北京申奥特别报道》《和平号返回》等。

三、陈鲁豫

陈鲁豫,1970年6月12日出生于上海市,成长于北京,中国内地主持人。

1993年前后,开始担任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艺苑风景线》的主持人。1996年,加入凤凰卫视,主持《音乐无限》、《音乐发烧友》和《神州博览》等节目,期间她还参与主持了如香港回归、戴安娜王妃葬礼、美国总统大选等新闻直播节目。

1998年4月,陈鲁豫担任资讯节目《凤凰早班车》的主持人。2002年,凤凰卫视开始为鲁豫量身打造谈话节目《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

2008年8月,担任北京奥运圣火四川035号火炬手。

2010年,成为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出境人物。

四、许戈辉

许戈辉,1968年11月30日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凤凰电视台著名主持人。

1991年5月参加中央电视台青年业余主持大赛获第一名,从此涉足电视领域。

1991年到1995年间,就职于中央电视台,主持过多种类型的固定栏目以及大型专题节目和晚会,包括《十二演播室》 、《正大综艺》、《东西南北中》和春节联欢晚会、国庆晚会等等。

1994年被评为全国最受欢迎十佳主持人。 

1996年,离开央视加盟香港凤凰卫视,主持娱乐资讯节目《相聚凤凰台》。

2000年开始主持访谈节目《名人面对面》至今。现主持节目《名人面对面》、《公益中国》、《与梦想同行》 。

五、吴小莉

吴小莉,1967年9月7日出生于台湾省,原籍浙江绍兴,辅仁大学大众传播学系毕业。香港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兼新闻主播。

1988年考入台湾中华电视公司CTS,从而展开她十多年的新闻工作。应当时仍为和记黄埔拥有的卫星电视邀请而加盟开台不久的卫视中文台。

1996年卫视改组及凤凰卫视开播,顺理成章于凤凰担任节目主持、新闻主播,直至资讯台开播兼任副台长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窦文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晓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鲁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许戈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小莉

谁能百里挑一李恒建陈晓楠结婚后

李恒建陈晓楠近况?
《谁能百里挑一》李恒建陈晓楠牵手成功,女嘉宾陈晓楠来自安徽合肥,是位培训机构奥数教师,节目最后陈晓楠向李恒建表白,表示以前有一次和李恒建在一家川菜馆偶遇,李恒建就坐在陈晓楠对面邻座,笑起来非常温暖,对这种感觉她特别地依恋。
李恒建表示在这个台上很久了,陆陆续续地看安娜跟煜程离开,还有思豪跟思远,过得都很幸福、很甜蜜,挺羡慕他们的,虽然自己有时候很宅,也很喜欢看电影,但不想每次看电影时,都是一个人去看,很讨厌这种感觉,觉得很巧的是刚刚才说过我希望有一个文静爱笑的,外加幽默的女生,虽然觉得晓楠的幽默是那种很冷的,但自己确实很喜欢这种很冷的幽默,所以觉得这么符合自己条件的一个人,自己没有理由不去做出尝试。最后两人甜蜜牵手,并且约定将去欢乐谷游玩,当然李恒建将以男朋友的身份陪陈晓楠去。

凤凰卫视 主持陈晓楠结婚了吗,老公是哪位名人

  • 没有吧

  • 陈晓楠说话的时候嘴老是往左边抽着,看着有点别扭。

  • 很喜欢看陈晓楠讲话的样子配合的动作看起来令她的工作更加娴熟

陈晓楠是哪一年生的

姓名:陈晓楠
身高:162CM
体重:48公斤
出生日期:1972年11月13日
出生地:北京
成长地:天津
毕业于:国际传播学院国际新闻专业
星座:天蝎
血型:没查到
最喜欢的颜色:有层次的过渡色
嗜好:睡觉,睡觉前阅读
最喜欢的词:随心所欲,水到渠成
家庭成员:排行第二
性格:任性、执着
喜欢说的一句话:“那又怎么样。”
喜欢的书:人物传记,《凡高传》
陈晓楠是中国知名电视节目主持人之一,主修国际新闻,曾获“第一届华鹤杯全国经济节目主持人大赛十佳主持人”第二名。拥有丰富现场主持经验,尤令观众印象深刻的是:她曾以轻松活泼及出众的辞令与全球五百强企业总裁电视对话,被访者包括世界著名未来学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兼教授尼葛洛庞帝及日本小松集团总经理安崎晓等。
1994年在北京广播学院国际新闻系就读期间,入选北京电视台英语新闻主播。
1995年进入北京电视台国际部,任国际文化交流节目《大全景》主持人。
1997~2000年担任北京电视台大型国际资讯节目《世界你好》主持人兼制片人。
1998~2000年兼任中央电视台经济部《世界经济报道》节目主持人。
2001年,加盟凤凰卫视,主持的节目包括《凤凰早班车》、《凤凰午间特快》及《周末皇牌大放送》等。2003年由她独挑大梁的《冷暖人生》更令观众动容。她曾参与直播多宗国际大事,包括911事件、伊拉克战争、北京申奥、莫斯科人质事件等,同时多次亲赴新闻现场主持专题节目:《水木清华》、《淮河大水》、《北京一日》、《热火巴格达》、《钓鱼岛保卫战》等。

本文标题:陈晓楠去哪了(怎么评价综艺《和陌生人说话》) - 长篇鬼故事
本文地址:http://www.guigushi.cc/changpianguigushi/57511.html

相关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