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顶级名曲最经典十首(西方古典音乐鉴赏) - 长篇鬼故事 - 鬼故事网(guigushi.cc)

长篇鬼故事 - 世界顶级名曲最经典十首(西方古典音乐鉴赏)

2023-10-12 20:50:45 阅读 :

世界顶级名曲最经典十首(西方古典音乐鉴赏)(1)

世界顶级名曲最经典十首(西方古典音乐鉴赏)(2)

世界顶级名曲最经典十首(西方古典音乐鉴赏)(3)

在外国音乐鉴赏这门课上,我们在课外选择了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了解了多种多样的音乐形式与体裁,简要介绍如下。

1.曲调:1.歌曲风格的器乐曲,18世纪的组曲中常见之一。2.17世纪用以单声部或多声部的歌曲。3.咏叹调。

2.晨歌:流行于西班牙西北部古加利西亚地区的一种民间器乐曲。用风笛演奏,小鼓伴奏。如拉威尔的钢琴组曲《镜》的第四曲《丑角的晨歌》。

3.快板:拍子快速的器乐曲。原意为“活泼”。本为乐曲速度的指示词,后又用于曲名。

4.小快板:拍子比较生动流畅的小型器乐曲。原系乐曲速度的指示词,后用为曲名。

5.阿勒曼德:舞曲。慢速,4/4拍,始于德国,16世纪后流行于法国,后传入英国。17世纪以后,常作为组曲的第一乐章。到18世纪,亦指一种快速的三拍子舞曲,在瑞士农村中极为流行,并发展为后世的“圆舞曲”。

6.行板:拍子中速的器乐曲,原意为“进行”、“步行”。本为乐曲速度的指示词,后用为曲名。

7.安格雷斯 (英国舞曲):一译“英国舞曲”,快速,二拍子。源自法国,17世纪开始流行与英国。后常作为组曲的组成部分之一。有时也用以称源于英国本土的其他舞曲。

8.赞美歌:以管风琴伴奏的合唱曲。由对唱赞美诗发展而来。取《圣经》或其他教会文字为歌词。在英国基督教教会中举行奉献仪式或布道之后用英文歌唱。其中包含独唱的,称为“独唱赞美歌”;无独唱的,称为“合唱赞美歌”。16世纪宗教改革后,基督教新教中的赞美歌相当于旧教中的经文歌。音乐史上写赞美歌的著名作曲家有伯德、普赛尔、亨德尔、韦斯利。

9.对唱赞美歌:天主教格里高利圣歌的一种。源于希腊文antiphonon,意为“对应声调”,即二者相隔八度。在早期教会仪式中,指交替出现的二组合唱。常取《圣经》中的短小章句谱成,在《尊主颂》、《西面颂》等之前或之后歌唱。亦有规模较大而与圣咏无关者,如四首赞美圣母玛利亚的对唱赞美诗。15、16世纪出现复调的对唱赞美诗,其中亦有用于管风琴者。

10.咏叹调:独唱曲(或二重唱)。以器乐伴奏。出现于17世纪初叶,是歌剧、清唱剧、康塔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声乐部分包含高难度艺术技巧。由于追求结构上的高度完整,常忽略与剧情的联系,而单纯致力于音乐上的独立发挥,因此为格鲁克、瓦格纳等人所不取。巴赫、亨德尔、莫扎特等人的咏叹调则是声乐曲目的珍品。在声乐作品中,常以宣叙调表明情节,咏叹调己其后,予表演者以充分抒发感情的机会。

11.小咏叹调:小型的咏叹调。独唱曲,类似普通歌曲。器乐曲亦有称为“小咏叹调”者,如贝多芬《第三十二钢琴奏鸣曲》(Op.111,c小调)的第二乐章变奏曲的主题。

12.阿里奥索:意为“如同咏叹调”。 1.宣叙调的一种。但其特点是抒情而不是叙事;有鲜明的旋律与节奏,而不是吟诵式的说白。从严格的宣叙调变化为阿里奥索,在巴赫的作品中已屡见不鲜。 2.抒情性的独唱小曲。 3.具备上述第一意义特性的器乐曲。如贝多芬的《第三十一钢琴奏鸣曲》(Op.110)的第三乐章。其降a小调主题上标有“悲伤的阿里奥索”字样。

13.晨曲:“夜曲”的对称。常指简短的器乐曲。具有宁静的特点和田园诗的风味。

14.圣母颂(万福玛丽亚):天主教颂歌。在音乐史上,以此命名的乐曲很多,著名的有:1.李斯特的钢琴曲。根据荷兰作曲家阿克台尔德的歌曲改编而成;2.舒伯特的歌曲(Op.52.6),以英国作家司各特的叙事诗《湖上夫人》中的《爱伦之歌》为歌词;3.古诺根据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首序曲改编,用于女高音、管风琴与乐队。

15.巴博拉克:捷克明间舞曲。以3\4与2\4拍子交替进行。

16.巴加泰勒:意为“小玩意儿”。器乐小曲。常用于钢琴。具有轻快、幽默、活泼等特色。贝多芬首先采用此名,作有三组巴加泰勒曲(Op.33.119.126.),共二十六首。

17.巴拉德:源于拉丁文ballare,意为“舞蹈”。今意为“民歌”、“民谣”,指一种以英雄或爱情为主题的英国叙事诗。其音节与赞美诗相同,以四音节句与三音节句相交替,称为“巴拉德节拍”。在音乐上,指以这种诗歌为歌词的乐曲。如格里格的钢琴曲《挪威主题变奏曲式的巴拉德》(Op.24.)。

18.叙事曲:1. 13、14世纪盛行于法国的一种歌曲,歌词通常分三节,每节七行或八行,最后一行或二行是重复句。每节音乐用A、A、B的三段体。第一、二行用A,第二行用A,第三、第四行仍用A,其余用B,都用复调写作。 2.今指以模仿英国巴拉德的一种德国叙事诗谱写的歌曲。常以古代传说或幻想故事为题材。 3.肖邦、勃拉姆斯等人的钢琴曲。

19.巴拉塔:十四世纪的一种意大利歌曲。与法国的“叙事曲”无关,来源于法国的“维里兰”,歌词有三节,每节前后皆有重复句。亦称巴拉代歌曲。意大利作曲家兰迪尼曾大量创作此类乐曲。

20.巴莱特:主调性的多声部歌曲。用“法拉”作副歌,故亦名法拉。十六世纪末发源于意大利,后传入英国。其音乐节奏整齐,生动活泼,宜于伴舞。芭蕾之名盖出于此。

21.船歌:源出于意大利文barca,意为“船”。系威尼斯船家之歌。常用6/8或12/8拍,其伴奏模拟小船荡漾。后则泛指按这一体裁写成的声乐或器乐曲。如肖邦的Op.60;奥芬巴赫的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的船歌;福莱的十三首钢琴曲《船歌》等。

22.比博浦:爵士音乐的一种。其特点是乐队中常有独奏乐器的即兴演奏。多用不协和音,节奏复杂。十二小节成一乐句,4/4拍,强拍位于第二与第四拍,有时宜用无意义的音节如(如a、o)伴唱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流行于美国。

23.摇篮曲(催眠曲):亦称“催眠曲”。声乐或器乐曲。模拟摇篮摆动的节奏以使婴儿入睡。如肖邦的钢琴曲Op.57。

24.贝加马斯卡:意大利舞曲。因发源于意大利北部的贝加莫地区而得名。盛行于十六世纪及十七世纪初叶。乐曲常反复于一个定型的和弦进行,即I-IV-V-I。到十九世纪,这种舞曲变成快速的6/8拍子,近似塔兰台拉。德彪西的钢琴曲《贝加玛斯卡组曲》紧借其名而已,与这种舞曲没有关系。

25.贝热雷特:法国舞曲。轻快的三拍子。流行于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又指一种牧童歌曲。此名源于法文berger,意为“牧羊人”。以此命名的乐曲都具有牧歌性质。

26.勃鲁斯:爵士音乐的一种。源于美国黑人的劳动歌曲与宗教歌曲。二十世纪初开始流行。全曲十二小节,节奏平滑,拍子较慢。因突出“忧郁音”(blue notes ,即音阶的三级音与七级音)而得名。在布鲁斯中,这两个“忧郁音”或用本位音,或用降半音,且常以“走音”的面目出现。

27.波莱罗:西班牙舞曲。单人或双人舞。步法及动作复杂而灵巧,有时突然止步,用一臂举在头顶作拱手状。音乐为中速的三拍子,以响板伴奏。如肖邦的钢琴曲Op.19。拉威尔的《波莱罗》则以一简单的主题为基础,缓慢而不间歇地作渐强进行,以多种配器手法,造成丰富多彩的音色变化。

28.布吉-伍吉(布吉):亦称“布吉”。爵士乐的一种。用钢琴演奏。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出现于芝加哥,四十年代已很流行。其特点是左手弹奏出鲜明的低音节奏,右手奏出即兴的变化多端的曲调,以十二小节为一段落。

29.布列:法国舞曲,快速的四拍子,始于弱拍。十七世纪初叶开始流行。到十八世纪,常作为古典组曲的组成部分,位于萨拉班德基格之间。亦指一种三拍子舞曲,今仍流行于法国中部奥弗涅山区。

30.饮酒歌:多用于歌剧之祝酒场面。如威尔第的歌剧《失足者》(《茶花女》)中的《畅饮满杯》;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中的《观此美酒》等。

31.布莱斯卡:活泼的嬉戏性器乐小曲。如舒曼的《钢琴小品集》(Op.124)中的第十二首;巴赫《德国组曲》第三曲中的第五乐章等。有时也指大型作品,如理查·施特劳斯的《布莱斯卡》(钢琴与乐队。Op.16)又指一种民间歌剧。

32.卡巴莱塔:简短的歌剧咏叹调。曲调与伴奏都比较简易,罗西尼常用之。十九世纪后期,威尔第等人常用为咏叹调的华彩结尾,拍子快速,用不断反复的定型节奏。

33.卡恰:猎歌。十四世纪的一种意大利歌曲。歌词以渔、猎及其它野外活动为内容。音乐用二声部的卡农,以低音乐器伴奏。

34.卡丘查:西班牙舞曲。发源于安达卢西亚地区。三拍子,类似于波莱罗而稍快速。

35.坎帕内拉:一种描绘钟声的乐曲。如李斯特的的六首《帕格尼尼练习曲》的第三首,其主题采自帕格尼尼《b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末乐章《钟声回旋曲》,配器采自钟声。

36.加那利:法国舞曲。流行于十七世纪。快速的3/8或6/8拍,强拍用附点音符,很像基格。因发源于北大西洋东部的加那利群岛而得名。法、德作曲家所作钢琴曲及歌剧中常见之。

37.康康:法国舞曲。快速2/4拍。流行于十九世纪后期,以巴黎为最。自“方阵舞”演变而来,风格粗俗轻佻。如奥芬巴赫的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中的《康康舞》。

38.卡农:复调音乐的一种。原意为“规律”。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为另一声部所摹仿,即严格的摹仿对位。类似的摹仿对位片段在赋格中时常出现,而卡农则整曲由此构成。有多种类型,其变化或基于声部的前后差距(一小节、二小节)、上下差距(同度、五度等),或基于时值的大小不同(加倍或减半)等。卡农出现于十三、十四世纪。后人常采用古代曲调作为卡农主题,如巴赫的管风琴曲《五首卡农变奏曲》(BWV769)。十九世纪的交响曲、奏鸣曲亦常用卡农,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末乐章。

39.康塔塔(大合唱):一译“大合唱”。多乐章声乐曲。以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组成之。源于意大利文cantare,意为“歌唱”;与sonata(演奏)对称。起源于十七世纪初叶。最早的康塔塔以情歌为主,用于独唱及数字低音的伴奏。这种特性保留于康塔塔的发源地意大利,逐渐成为独唱音乐的发展成果之一(并列于歌剧与清唱剧)。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卡里西米等人是康塔塔的先驱。巴赫作康塔塔二百余部,觉大多数是宗教性的,而其世俗康塔塔仅余二十五部(遗失约一百部)。十八世纪后期,康塔塔指宗教的或世俗的合唱作品,不一定包含独唱,以乐队伴奏,类似小型清唱剧。近世也有许多作曲家写康塔塔,如巴尔托克、韦勃恩、斯特拉文斯基、布里顿等。

40.坎蒂加:古代的一种西班牙歌曲。用以颂赞圣母。十三世纪,由国王阿尔丰索汇集成册,共四百余曲。歌曲形式与法国的巴拉代歌曲相同,有三节歌词,每节前后都有重复句。

41.坎佐纳: 1.意大利歌剧中的抒情歌曲。 2.十六、十七世纪器乐曲的一种主要形式。由“法国-佛兰芒歌曲”发展而来,流入意大利被称作“法国歌曲”,成为一种新型的器乐曲,亦称“演奏之歌”。其特点为曲调生动活泼,结构多变。后又向键盘乐与合奏乐两方面发展:前者注重赋格变奏,后者注重段落对比,并逐渐由短变长,最后形成各自独立的乐章,即巴洛克时期奏鸣曲的前身。

42.坎佐内塔:多声部的非宗教性的声乐小曲。节奏轻快,有时俯以伴奏。曲式作ABCC型。亦有用于独唱者,如海顿的《六首坎佐内塔》;用于器乐者,如布克斯特胡德的《键盘坎佐内塔》。

43.随想曲: 1.用于古钢琴曲的一种自由赋格曲。十六世纪时,与寻求曲、坎佐内、幻想曲同义。巴赫有《离别随想曲》(即《与亲爱的兄弟离别的随想曲》) 2.十八世纪中叶起,弦乐练习曲常以“随想曲”命名,即后世之练习曲。这种乐曲常以一定型乐句通贯全曲。如帕格尼尼的小提琴《二十四首随想曲》。 3.奏鸣曲式或回旋曲式的器乐曲,如门德尔松的钢琴曲《三首随想曲》;或指借用别人主题的改编曲,如圣桑的《阿尔且斯特主题随想曲》。

44.圣诞颂歌:古时指末尾有副歌的歌曲。用途不限于宗教仪式。后世的圣诞颂歌,其音乐来源于民歌,以及包括歌剧等创作曲调的其它世俗歌曲。十五世纪起已有多声部的圣诞颂歌,许多曲调至今仍极流行。著名的曲集有《牛津圣诞颂歌集》等。

45.卡萨欣:流行于十八世纪的一种器乐曲。源于意大利文cassare(告别)或拉丁文gassatim(街头)。用小型乐队室外演奏,与小夜曲即嬉游曲相似。

46.卡瓦蒂纳:十八、十九世纪的歌剧与清唱剧中的浅易独唱短曲。另指一种如歌曲般的乐曲,如贝多芬的《第十三弦乐四重奏》的第五乐章。

47.夏空:缓慢的三拍子舞曲。约十六世纪由墨西哥传入西班牙。与帕萨卡里亚相似,常为一组变奏曲式,主题以数字低音或和弦进行构成。盛行于十七世纪,多用于歌剧与键盘乐。如巴赫的无比伴奏小提琴《第二帕蒂塔》的末乐章。

48.众赞歌:基督教新教的赞歌。马丁·路德曾用为宗教改革的手段之一。他简化曲调,将歌词方言化。曲调主要采自民歌,有些出自路德之手。十六世纪的复调众赞歌类似经文歌,主要曲调常在次中音部,后转到高音部。十七、十八世纪,以众赞歌为素材的管风琴曲与合唱曲大量产生。巴赫为不少众赞歌配以和声,至今仍被视为四部和声的典范。

49.众赞歌康塔塔:歌词与曲调均取自众赞歌的康塔塔。如巴赫的绝大多数康塔塔。

50.众赞歌前奏曲:管风琴曲。以众赞歌为素材。基督教仪式中唱众赞歌之前演奏之。巴赫写有众赞歌前奏曲一四O部。勃拉姆斯的《十一首众赞歌前奏曲》(Op.122)也是这种乐曲的代表作。

51.克劳苏拉:十三世纪初叶的一种歌曲。以格列高利圣歌的小段为基础,常是对答吟唱诗的一部分,另加上复调的伴唱声部。半唱声部以持续的长音音节为主,故很少意义完整的词句。后发展为经文歌。

52.协奏曲:管弦乐队与独奏乐器相协奏的乐曲。遵循古典奏鸣曲的格局另具特点:1.仅三乐章,略去奏鸣曲的小步舞曲或诙谐曲乐章。 2.第一乐章用奏鸣曲式,但有两个呈示部由乐队奏出,在主调上;第二呈示部用于乐队与独奏,转入属调。 3.末乐章常用回旋曲式,而不用奏鸣曲式。 4.第一乐章结尾处常加一大节“华彩段”。协奏曲的独奏部分常表现高度演奏技巧。古典协奏曲的奠基人是莫扎特。在他以前,即巴洛克时期,流行的是大协奏曲。

53.康度克士斯:十二、十三世纪的一种拉丁文歌曲。单声部或者多声部。内容有宗教的、政治的,风格有沉思的、抒情的、讽刺的等。这种歌曲可能从引导牧师入席的歌曲发展而来(拉丁文conducere意即“护送”、“陪同”),后用于各种喜庆场面。复调的康度克士斯摆脱“格列高利圣歌”的定旋律的束缚,自成一种新创体裁,是最早自由创作的产物。

54.协奏小曲:用独奏乐器与乐队合奏的小曲。大型的亦只有一个乐章,或为由几个小段落组成的连结体。如韦伯的钢琴与乐队《协奏小曲》(Op.79).

55.大协奏曲:流行于巴洛克时期的一种乐队作品。由一组独奏者与乐队部分相协奏。独奏部分可以二小提琴,或小提琴、双簧管各一,或小提琴与二长笛,或其他类似的组合。伴奏部分用古钢琴,或古钢琴与小乐队。托莱里奠定了三乐章,即快---慢---快的标准形式(早期有四或五乐章者)。维瓦尔第在风格上颇有创新。大协奏曲的快速乐章用利托奈罗曲式,即独奏段落有变化,伴奏段落无变化,慢乐章采用二段体,曲调用独奏,乐队伴奏之。近代作曲家为了摆脱浪漫派后期协奏曲之过分追求华彩技巧的偏向,多采用大协奏曲形式,名为乐队协奏曲。

56.康加:拉丁美洲舞曲。源于古巴,1940年左右传入美国。快速4/4拍.节奏多用切分法,重音常在第四拍。用马拉卡斯(maracas,即沙球,原产古巴,用干葫芦壳制成,内盛丸立,摇之沙沙作响)、克拉弗斯(claves,原产古巴,一对硬木圆棒,两手各执一棒,互相敲击)以及托姆-托姆(tom-tom,一种大鼓,印第安人及东南亚均用之)等打击乐器。

57.对舞:十八世纪盛行于法国的一种舞蹈。两两相对成行,步法与舞姿变换多端。音乐用连续反复的八小节的段落组成。或谓对舞由英国的土风味发展而来。但此说除原文名称类似之外,尚无其它确实证据。贝多芬写过十二首乐队用的对舞,其中第七首并用于所作《普罗米修斯》、《英雄变奏曲》(Op.35)与《英雄交响曲》中。

58.柯罗纳赫:挽歌。原意为“同声哀号”。流行于苏格兰。用于名人葬礼。如舒伯特以英国作家司各特《湖上夫人》中的诗篇谱成的女声合唱《柯罗纳赫》(Op.52.4)。

59.库朗:法国舞曲。意为“奔跑”。其舞蹈带有活泼的奔跑动作。十六世纪后期开始流行。到十七世纪,成为古典组曲的四个标准乐章之一。后发展为法国的与意大利的两种体制。法国库朗由中速的6/4拍与3/2拍相更迭,具有节奏上的不稳定性,同时具有对位性,即用重叠拍子,曲调的高低声部常相更迭。意大利库朗的特点是快速进行的曲调与大时值的和弦伴奏相对应。

60.牧牛调: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牧人呼唤牛群的曲调。或唱歌,或以“阿尔卑斯号角”吹奏。经收集约有曲调五十种左右,有些已被著名作曲家用为素材。如罗西尼的《威廉·退尔》序曲,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末乐章,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第三乐章。

61.哈尔达什:匈牙利舞曲。由缓慢的冥想的引子(lassan或lassu ,意为“静穆”)与快速的粗犷的舞曲(friss或friska ,意即“跳跃”两个段落连接而成。如李斯特的《第二匈牙利狂想曲》。

62.震怒之日(最后审判日):素歌。歌词相传为意大利僧侣西拉诺(Celano ,死于十三世纪中叶)所作。后世作为安魂曲之一章。其音乐主题常被近代作曲家所采用,如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李斯特的《但丁交响曲》,圣桑的《死之舞蹈》,拉赫玛尼诺夫的《死岛》等。

63.嬉游曲:一种轻松愉快的小型乐队作品。十八世纪后期开始流行于奥地利。原是卡萨欣、小夜曲、夜曲等的总称,后专指小型乐队的多乐章乐曲。其中包括几种舞曲,与正统的室内乐有所不同。

64.狄弗迪斯门:1.集成曲。通常从一部歌剧中抽集而成。 2.歌剧插曲。巴洛克时期的法国歌剧中常用之,如舞曲、间奏曲之类,纯属一种幕间娱乐乐曲,并非歌剧本身组成部分。 3.同“嬉游曲”。

65.狄克西兰:爵士音乐的一种。1900年左右发源于美国新奥尔良,故亦称“新奥尔良爵士”。具有勃鲁斯与拉格泰姆的特点,特别是后者的切分音与四拍子的一、三强拍。乐队由小号、单簧管、长号、钢琴、低音提琴、大号、鼓等组成。

66.二重协奏曲:两件独奏乐器与乐队组成的协奏曲。如勃拉姆斯的小提琴与大提琴《二重协奏曲》(Op.102);莫扎特的长笛与竖琴《二重协奏曲》(K.299).

67.二重奏(唱):用于二人演奏或演唱的乐曲。二人不分主次,或有伴奏,或无伴奏。在器乐上,二重奏常称“duo”(钢琴二重奏除外)。

68.杜姆卡:源于俄文。斯拉夫(乌克兰)民间叙事曲。在器乐上常作从忧郁到舒畅的突然转换,如德沃夏克的钢琴三重奏《杜牧卡三重奏》(Op.90)有六乐章,每张即一首杜姆卡。

69.达姆普:十六世纪流行于英国的一种乐曲(声乐或器乐)。代伤感的情调。

70.埃科色斯:苏格兰舞曲。发源于英格兰乡村。实与苏格兰无关。十八十九世纪盛行于英法等国。快速2/4拍。贝多芬、舒伯特都写过这种舞曲。

71.练习曲:用于提高器乐演奏技巧的乐曲。必具有有一种技巧项目,如音阶、琶音、八度、双音、颤音等。克莱曼蒂是近代写作练习曲的先驱人物。继起者,钢琴有克拉玛、车尔尼、莫谢莱斯、贝尔蒂尼等,小提琴有克鲁采尔、罗德、帕格尼尼、贝里奥等。肖邦是音乐会练习曲的创始人。这种练习曲除训练技巧之外,同时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可供正式演奏的音乐作品。李斯特、斯克里亚宾、德彪西等人的练习曲,皆系音乐会练习曲。

72.法多(法地诺):盛行于葡萄牙的一种咖啡馆或街头歌曲。发源于里斯本。边唱边舞,以吉他伴奏。

73.凡丹戈:西班牙舞曲。十八世纪后广泛流行于西班牙南部,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马拉格纳、格拉纳迪纳、穆尔西亚纳、龙德纳等。快速三拍子,两人对舞,吉他与响板伴奏,并有轮番对句伴唱。老式凡丹戈较缓慢,近代则较热烈。格鲁克、莫扎特等人曾引入歌剧。

74.幻想曲:器乐曲。具有幻想的自由奔放的特点。有下列几种:1.即兴性幻想曲。如巴赫的《半音阶幻想曲》(BWV903);莫扎特的《D大调即兴曲》(K.397);贝多芬的《幻想曲》(Op.77)。 2.浪漫性幻想曲。但曲式与风格较严谨,用于表达梦幻情绪者。如勃拉姆斯的《幻想曲》(Op.116);舒曼的几首幻想曲(Op.12.73.88.111)。 3.自由体的奏鸣曲。如贝多芬的《月光曲》;舒曼的《幻想曲》(Op.17)。 4.即兴性的歌剧集成曲。如李斯特的《唐璜幻想曲》。另外,十七世纪,英国流行一种由三至五件提琴类乐器演奏的幻想曲,来源于十六世纪意大利的幻想曲。创作手法基于复调、模仿,以及主题、节奏、速度的变换,并经常插入舞曲段落,不存在近代幻想曲自由的、即兴的因素。普赛尔之后,英国作曲家已不再写这种乐曲。

75.法朗多尔:法国舞曲。始于古今,今仍流行于法国南部。舞时男女携手连成长队,表演各种复杂动作。领舞者肩头或腰间系一小鼓,左手击鼓,右手执管吹曲。乐曲6/8拍。比才的《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中有这种舞曲。

76.广场音乐:在室外用管弦乐队演奏的音乐。流行于十七、十八世纪。有各种名称,如广场乐曲、广场奏鸣曲、广场帕蒂塔等。与嬉游曲很相似。海顿也有几首广场帕蒂塔。

77.弗拉门科:安达卢西亚(西班牙南部)歌曲。边歌边舞,吉他伴奏。音乐用一种吉普赛调式。起源于西班牙境内的阿拉伯民族聚居区。比才的歌剧《卡门》中采用了这种歌曲。

78.福利亚(愚人调):一译“愚人调”。十七世纪的一首著名曲调,似与古代“愚人舞”有关。后世不少作曲家如科莱利、斯卡拉蒂、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等人用以写成变奏曲。巴赫的《农民康塔塔》与凯鲁比尼的《葡萄牙的客栈》中则用不加变化的原曲调。

79.福尔兰纳:意大利舞曲。发源于意大利北部弗留利地区。快速,三拍子,多附点音,基本乐句常反复出现,类似基格。巴赫的《第一组曲》(BWV1066)和拉威尔的《在库普兰墓前》中均有福尔兰纳。

80.法兰赛斯:对舞曲。6/8拍。发源于法国,盛行于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初叶。

81.弗罗托拉:声乐曲。十六、十七世纪流行于意大利北部。为牧歌的前身。三声部或四声部,然而是主调性的。常用V-I和弦进行,这在当时尚属罕见。歌词以爱情题材居多。

82.赋格:对位法音乐之一。由几个独立的声部组合而成。先由一声部奏出主题,其他各声部先后作通篇的模仿。入主题用主调,继起者用属调,第三个进入的声部又回到主调,如是反复变化以至曲终。各声部此起彼伏,犹如问答。同一声部前后二主题之间可出现副题。主题既先后出现于各声部,则成为一呈示段,不包含主题的段落,谓之插句。赋格的结构即呈示段与插句的交替变换。中间的呈示段出现转调(转入关系小调、属调、下属调等),最后的呈示段回到主调。曲终用尾声。赋格结构变化百出,故不能视为曲式之一。坎佐纳、寻求曲等是赋格的前身。巴赫使赋格趋于完美;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Op.106/110,及弦乐四重奏Op.131、133等,均蕴藏着赋格的精华。赋格之短小者称为小赋格。

83.富里安特:捷克舞曲。快速,三拍子,强拍位置变化不定。德沃夏克作品中多采用之,如《杜姆卡与富里安特》(Op.12)、《二首富里安特》(Op.42)等。斯美塔那也常采用之。

84.加利亚德:意大利舞曲。十六世纪流行于欧洲。情绪欢快活跃。6/8拍,而以3/4拍重叠之。与萨尔塔洛很相似。常用于帕凡或帕萨梅佐之后。

85.加洛泼:一译“加洛佩德”舞曲。盛行于十九世纪中叶。快速,二拍子。圆形队列。步法多变,并作跳跃。如李斯特的《半音阶大加洛泼》。

86.加伏特:法国舞曲。十七世纪开始流行于陶非尼省,后传入宫廷。中速,4/4拍,开始于第三拍。巴赫的组曲中常采用之。

87.基格:舞曲。源于十六世纪英国吉格舞曲。传入大陆后,分为两支。一为法国式,活泼的6/8拍,用二段体,每段都以赋格开端,第二段常为原主体的倒置。二为意大利式,以三和弦开端,拍子快速。巴赫、亨德尔等人的基格属于法国式。巴洛克时期的组曲常以基格为末乐章。

88.格里:无伴奏男声合唱。源于英文“gleo”,意即“娱乐”。流行于十八世纪。曲体短小,多为主调风格,但也偶用复调。曾代替牧歌在英国风行一时,成为经常用于娱乐的歌曲形式。至十九世纪,才逐渐被分部歌所代替。其后英、美等国仍有“格里俱乐部”的组织,从事格里的演出,并出版格里歌集等。

89.格里高利圣歌:古代基督教徒歌曲。以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单调性,不分拍子与小节。演唱时独唱与合唱轮换进行者,谓之“应和”;仅以合唱各半相轮换者,谓之“对答”。又因仪式不同而分两类:一为弥撒曲,歌词以耶稣最后的晚餐与受难为内容,在教堂内举行;二为“祷告曲”,每日祈祷时唱之,用赞美歌的歌词。格里高利圣歌有专辑若干,今仍沿用。

90.哈巴涅拉(阿伐奈拉):一译“阿筏奈拉”。古巴舞曲。发源于古巴哈瓦那。较慢的二拍子,第一拍用切分音。十九世纪中叶传入西班牙。西班牙作曲家伊拉迭尔常旅居古巴,写过著名的哈吧捏啦如《鸽子》、《小管家》等。后者比才曾用于歌剧《卡门》,成为有名的咏叹调。夏布里埃、德彪西、拉威尔等人的作品中亦有哈吧捏啦。

91.哈利路亚:希伯莱文原意为“赞美上帝之歌”。常用于康塔塔、清唱剧等的结尾合唱段落。如巴赫的《第四康塔塔》,亨德尔的《弥赛亚》。

92.哈林:挪威舞曲。发源于挪威南部哈林达耳河流域。中速,二拍子。

93.戈帕克:俄罗斯舞曲。轻快活泼的二拍子。

94.角笛舞:美国舞曲。一种水手单人舞。流行于十六至十九世纪,以角笛为伴奏乐器。角笛今已经不用。普赛尔、亨德尔等都有这种舞曲。

95.幽默曲:流行于十九世纪的一种器乐曲,类似随想曲。如德沃夏克的钢琴《幽默曲》(Op.101);舒曼的钢琴《幽默曲》(Op.20)。

96.赞美诗:基督教颂赞上帝的诗歌。教会中名家所作,与《圣经》中的《诗篇》和《雅颂》有别。天主教赞美诗往昔皆用拉丁文,多章节而曲调相同。现今保存的最早的赞美诗出自米兰大主教安布罗斯和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之手,名《赞美颂》(Tedeum)。一般的赞美诗皆作于五至十世纪。马丁·路德创新教,改赞美诗歌词为德文,用四声部合唱。十八世纪初传入英国。今英国通行的赞美诗有《牛津赞美诗》等。

97.即兴曲:原意为即兴演奏的音乐。舒伯特、肖邦等浪漫派作曲家都有这类作品。但构思谨严,并无明显“即兴”之味。

98.训诫曲:教会歌曲。在耶稣受难节演唱。用简单的四声部。歌词采用《圣经·旧约》。帕莱斯特里纳、维多利亚等人均作有这种作品。

99.幕间曲:歌剧各幕之间演奏的乐曲。乐曲的段落或乐章之间及宗教仪式的间歇中亦常用之。

100.间奏曲:1.一种器乐小品。并非专用以插奏于乐曲章节之间者。 2.与“幕间曲”同义。 3.一译“幕间剧”。插演于歌剧幕间的小型喜歌剧。

101.小序曲:器乐小品。常作为组曲的开端。流行于十七世纪。莫扎特、贝多芬等均作有这种作品。

102.引子:乐曲的开始段。交响曲、弦乐四重奏、奏鸣曲等常冠以引子。一般为慢拍。

103.土耳其军乐:十五至十九世纪土耳其禁卫军所用的音乐。十八世纪末叶盛行于欧洲。乐队以大鼓、钹、三角铁、铃鼓组成。节奏强烈。如海顿《第一百交响曲》(军队),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K331)中的《土耳其进行曲》等。

104.吉格:舞曲。十六世纪流行于英国。至十七世纪演变成两种体式: 一为英国喜剧中的丑角舞, 一为基格舞曲。据近世学者考证,吉格舞曲亦即美国黑人游唱剧的前身,后发展为当代的爵士音乐。

105.霍塔:西班牙舞曲。发源于西班牙东北部阿拉贡省。快速,三拍子,用吉他与响板伴奏。近世作曲家亦用于创作。如李斯特的《西班牙狂想曲》,格林卡的《阿拉贡霍塔》等。

106.克拉科维亚克:波兰舞曲。以克拉科夫城命名。快速,二拍子。集体舞蹈,即兴高歌,复作呼叫,并时时敲击脚跟,情绪热烈。盛行于十九世纪前期。肖邦有钢琴与乐队《克拉科舞曲》(Op.14)。

107.库亚维亚克:波兰民间舞曲。玛祖卡的变体。发源于库亚维亚克省。肖邦的一部分玛祖卡(如Op.6.6、30.4、40.1等)其实就是库亚维亚克。

108.兰德莱尔(德国舞曲):奥地利舞曲。亦称“德国舞曲”。流行于十八、十九世纪之交。较慢的三拍子,和圆舞曲相似。如莫扎特的K606,贝多芬的Op.168、169及《第八交响曲》的第三乐章。

109.牧歌:古代意大利声乐曲。有两种: 一种流行于十四世纪,二或三韵,有定型曲式,即A-A-B或A-A-A-B,二或三部合唱,旋律在高音部;另一种流行于十六世纪,以情歌为主,无定型曲式,四或五部合唱,各声部互相模仿,并常间以齐唱。

110.进行曲:用于伴随群体前进的音乐。常用于军队。多为四拍子,突出强拍。每句四小节。标准曲式是三段体,中段更显出曲调性。常用于歌剧、交响曲、奏鸣曲等,以增强颂赞、礼仪等的宏伟气氛。但亦有用于葬礼中者,如贝多芬《第三交响曲》中之葬礼进行曲。普罗科菲耶夫所作两手著名的军队进行曲(Op.69、99),对进行曲颇有革新。

111.弥撒曲:天主教用于圣体圣事礼仪的音乐,以纪念耶稣牺牲于十字架上。仪式结束时的唱词有“Ite ,missa est congregation”(拉丁文,意为“去吧,弥撒完了”)之句,missa之名即由此而来。唱词用拉丁文。分为变化的与不变的两类。不变的分五章:1.《天主矜怜我等》(Kyrie); 2.《荣福经》(Gloria); 3.《信经》(Credo); 4.《圣、圣、圣》(Sanctus); 5.《羔羊颂》(Agnus dei)。 每章由一组素歌曲调谱成。后世音乐界所称“弥撒曲”即专指此五章。十五世纪后,弥撒曲作者蜂起。巴赫的《b小调弥撒曲》与贝多芬的《庄严弥撒曲》最为著名。二十世纪以来,斯特拉文斯基、伏昂·威廉斯等人的弥撒曲亦颇有名。

112.玛祖卡:波兰明间舞曲。中速。三拍子,强拍落在第二或第三拍子上,常用附点。四对或八对舞者共舞。肖邦写过大量的玛祖卡舞曲。

113.小步舞曲(米奴哀):一译“米哀奴”。源于法文menu,意为“小”。十七世纪流行于法国,三拍子。十八世纪初,被用为古典组曲及奏鸣曲的第三乐章。至贝多芬,始以诙谐曲代之。奏鸣曲的小步舞曲常是三段体:中段是以三种乐器(双簧管二、大簧管一)演奏的“三声段中”,末段是首段的反复,首尾两段则用完整乐队。三个段落都用二段体的回旋曲式。

114.摩定阿:巴西歌曲。具抒情性。流行于巴西城市中,据认为发源于葡萄牙。

115.经文歌:声乐曲。法文motet ,意为“小字”。通常有上、中、下三声部,以下声部为基础。下声部只用一个音节或一个子句唱出,故称“小字声部”。其他两个声部则用完整的歌词。歌词内容有宗教的,也有世俗的,并常用于恋歌。经文歌产生于十三世纪。文艺复兴后,指拉丁文的宗教合唱曲,四或五声部,模仿进行。十七世纪后,又加入独唱与乐器伴奏,并以方言代替拉丁文。巴赫有六部德文的经文歌。其后舒伯特、门德尔松、勃拉姆斯等人均作有这种作品。

116.夜曲:钢琴小曲。源于意大利的notturno(夜曲)。是小夜曲的一个分支。分为数乐章,以室内乐形式演奏。十九世纪甚流行。兼有抒情、沉思、忧郁等特点。曲调富于歌唱性,辅以大量装饰音,伴奏常用散和弦。一般是三段体,中段较激昂。英国钢琴家兼作曲家菲尔德加以革新;肖邦继承之,写有许多优秀也去作品。

117.九重奏:室内乐。用九件独奏乐器各按所任之声部合奏之。

118.八重奏:室内乐。用八件独奏乐器各按所任之声部和奏之。常见的弦乐八重奏由小提琴四,中提琴、大提琴各二组成。也有以弦乐器与管乐器混合组成者。

119.颂歌:原文意为“抒情诗”,即用于节日喜庆或颂赞神灵的诗歌。音乐为合唱、独唱与乐队所组成的自由体裁.如普赛尔与亨德尔的《圣日颂歌》,贝多芬的《欢乐颂》(《第九交响曲》)末乐章),斯特拉文斯基的《颂歌》等。

120.一步舞:美国舞曲。快速2/4拍,似狐步曲。流行于二十世纪初。后逐渐被较慢的两步舞(即慢狐步)所代替。

121.奥特尔:十八世纪古钢琴曲集的通称。法国作曲家库普兰开始引用。原文意为“次序”,其特点与组曲相似。

122.管风琴弥撒曲:用于管风琴的复调音乐作品。盛行于十六世纪。在演唱弥撒曲时,与每章素歌相间演奏。如巴赫《键盘练习曲》第三卷中的《众赞歌前奏曲》亦称《德意志管风琴弥撒曲》

123.奥尔加农:最古的复调声乐曲。二声部至四声部。流行于九至十三世纪。

124.序曲:歌剧、清唱剧、戏剧配乐等的开场音乐。亦常单独用于音乐会演奏。另有一种交响序曲,系独立音乐,不作开场音乐之用,如门德尔松的《芬格尔山洞》(Op.26),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Op.49)等。十七世纪,序曲在意大利得到发展,当时名曰“交响曲”(sinfonia)。意大利作曲家亚·斯卡拉蒂(A.Scarlatti,1600-1725)将序曲定型为快---慢---快三段体,通常称为“意大利序曲”,成为交响曲的前身。法国作曲家吕利另创慢---快---慢型,通常称为“法国序曲”。两种类型都见于巴赫作品。莫扎特将歌剧序曲作为概括全剧的序奏。莫扎特、贝多芬等人的序曲采用奏鸣曲式。法国大歌剧的序曲常摘取歌剧中之精华组成,具有集锦曲的形式。序曲与前奏曲不尽相同。

125.帕杜凡那:舞曲。十六世纪流行于意大利,或认为发源于意大利北部的帕多瓦。有多种形式,其中之一类似帕凡,其余皆6/8拍。

126.模拟弥撒曲:弥撒曲之一种。盛行于十六世纪。系摘取经文歌、牧歌等的现成章句,略加琢磨而连贯之,类似集锦曲。帕莱斯特里那、拉索等人的弥撒曲多属此类。

127.帕蒂塔:原意为“分离”。十七世纪用作变奏曲的别称。其后德国又作为组曲的别称。巴赫有六首钢琴《帕蒂塔》(又称《德国组曲》),三首无伴奏小提琴《帕蒂塔》。现代亦有人采用之,如沃尔顿有管弦乐《帕蒂塔》。

128.双步舞:西班牙舞曲。快速,2/4或6/8拍。本世纪二十年代开始流行。

129.帕萨卡里亚:舞曲。原意为“街头歌曲”,后指一种慢拍子舞曲。十七世纪始用于键盘音乐。其特点是主题经常反复,与夏空相似。三拍子。主题一般是二、四或八小节,作和弦式进行,末尾用完全终止。

130.帕萨梅佐:意大利舞曲。原意为“步舞”。流行于十六世纪中叶。后指快速4/4拍舞曲,多用于四分音符及八分音符。常用于萨尔塔莱洛之前。

131.帕萨比叶:法国舞曲。流行于十七世纪。3/8拍或6/8拍,情绪欢畅。初用于芭蕾音乐,后亦用于组曲,如巴赫的《英国组曲》第五首。

132.受难曲:声乐曲。以《圣经》中的耶稣受难故事为内容,四圣徒(马太、马可、路加、约翰)所述各为一单元。最早(十二世纪)的受难曲以素歌组成,用戏剧形式演出。至十五世纪,复调创作代替了素歌。德国作曲家许茨的《耶稣在十字架上的七言》作于1645年,圣徒的布道用管风琴通奏低音伴奏,基督之音用乐队伴奏。巴赫的《马太受难曲》与《 约翰受难曲》继承这种方式,同时还插入《圣经》以外的词句,谱成咏叹调与合唱曲,并插入一些众赞歌。

133.田园曲:描写牧地情景的乐曲。起源于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岛,故亦称西西里阿诺。中速的6/8拍。曲调柔和,俯以摹仿牧人风笛的悠扬长音。如巴赫的《圣诞清唱剧》(BWV248)第二部分开始的《交响曲》以及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的末乐章。

134.帕凡:十六世纪的一种宫廷舞曲。慢速,二拍子,风格庄严尊贵。一说因起源于意大利帕多瓦而得名;一说源于拉丁文“pavo”(孔雀),象征高傲的风度,故又名“孔雀舞”。在英国,帕凡舞常与快速三拍子的加利亚德相连接。近代作品中,拉威尔写有《为死去的公主而作的孔雀舞》。

135.无穷动:器乐曲。从头至尾用同时值的音符快速进行。如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曲Op.11 ,约翰·施特劳斯的管弦乐曲Op.257。

136.素歌:天主教平调齐唱歌曲,或称单旋律圣歌。起源于十三世纪。无伴奏的单音音乐,曲调简朴,韵律化,但不属于诗体。节律自然,如同普通说白。但近世亦有管风琴伴奏者。

137.诗曲:富于诗意的抒情小曲。如法国作曲家肖松作于1896年的小提琴与乐队用《诗曲》。

138.波尔卡:舞曲。较快的2/4拍子。十九世纪初叶发源于波西米亚。数年后即风行全欧及美国。斯美那、德沃夏克等人均用于创作。

139.波罗:西班牙民间舞曲。流行于安达卢西亚。中速3/8拍,多用切分音。舞者常发出快速的呼叫。伴奏者亦随舞蹈节奏摆动身体。如法国作曲家比才的《卡门》第四幕前奏曲,西班牙作曲家法里雅的《七首西班牙流行歌曲》的末首。

140.波罗涅兹(波兰舞曲):一译“波兰舞曲”。中速,3/4拍.乐句末音常落在第二拍或第三拍。气概辉煌。源于十七世纪波兰宫廷典礼行列的伴随音乐。最早的例子见于巴赫的《第一勃兰登堡协奏曲》、《第六法国组曲》以及亨德尔的《第三大协奏曲》等。其后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韦伯等人皆用于创作。肖邦的钢琴作品使波罗涅兹成为波兰民族的精神的标志。

141.前奏曲:原指教会赞歌、赋格曲或组曲等的器乐引子。至十九世纪,这一含义逐渐消失。肖邦的二十四首前奏曲(Op.28)在形式上虽亦每曲一个调性,但具有浪漫的与幻想的风格,与过去的前奏曲有根本的区别。以肖邦为典型,斯克里亚宾、德彪西、肖斯塔科维奇等人均有仿作。有时也用以代替歌剧的序曲,不拘曲式,只取材于剧中音乐,直接引入歌剧的正场。如威尔第的《茶花女》、《阿依达》,华格纳的《罗恩格林》、《特里斯坦与依索尔德》等。

142.四重奏(唱):四人各按自己所任声部演奏或演唱的乐曲。常见者有弦乐四重奏(小提琴二,中提琴,大提琴各一)、钢琴四重奏(钢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等。自十八世纪中叶起开始流行。

143.五重奏(唱):五人各按自己所任声部演奏或演唱的乐曲。常见者有弦乐五重奏(小提琴二,中提琴二,大提琴)、钢琴五重奏(钢琴与弦乐器四件)及其他多种组合。五重唱一般用于歌剧中。如瓦格纳的《纽伦堡名歌手》第三幕中的五重唱。

144.拉格泰姆:美国流行音乐之一。起源于早期黑人乐团所用的曲调以及新奥尔良市马路游行队伍常用之进行曲。原英文raggedtime,意为“不平整的拍子”。其特点实在2/4、4/4拍的基调上加入较复杂的切分音。始于十九世纪末叶。1910—1951年风行一时。后即逐渐为爵士音乐所取代。近年渐有复兴之势。俄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于1918年作有《拉格泰姆》一首,用十一件乐器演奏。

145.安魂曲(追思曲):一译“追思曲”。合唱套曲。用于天主教追悼仪式的弥撒曲。拉丁文原意为“安息”。通常分八段:第一段为引子,首句为“望主赐彼永恒的安息”;第二段为《天主矜怜我等》;第三段为《震怒之日》;第四段为《主耶稣》;第五段为《圣、圣、圣》;第六段为《福哉,因主名而来者》;第七段为《羔羊颂》;第八段为《永光照之》。有时在八段之后再加一段《主救我》。安魂曲用固定的拉丁文弥撒歌词。近世安魂曲亦有采用非宗教性歌词者,如迪利厄斯的安魂曲采用德国哲学家尼采的文词;布里顿的《战争安魂曲》采用英国诗人欧文的诗篇。

146.狂想曲:源于希腊文rhapsoidia,意为“叙事诗”。指对英雄事迹、民族传说、风土人情等的自由幻想之作。如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勃拉姆斯的钢琴狂想曲等。

147.寻求曲(利车卡尔):一译“利车卡尔”。流行于十六、十七世纪的一种乐曲。常用于管风琴。自经文歌演变而来。是一种多主题乐曲,每一主题自成一段落,同时在全曲展开各种对位变化。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升c小调赋格》与第二卷《E大调赋格》都是寻求曲。

148.里戈东:法国舞曲。十七世纪流行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省。活泼的4/4拍(2/2拍)。常用于歌剧中的芭蕾片段或随意编成的组曲中。

149.浪漫曲:抒情歌曲,有时宜指抒情器乐曲。如贝多芬的两首小提琴与乐队浪漫曲(Op.40、50);舒曼的三首双簧管与钢琴浪漫曲(Op.94)等。

150.回旋曲:器乐曲。十七世纪开始流行。由一个反复段与几个对句段相连接,形成ASACAB’A的格式。B与B’是两个同素材的对句,其调性是属调、主调关系。各段连接处插入过门,使全曲更具连续性。因与奏鸣曲相似(B相当于呈示部,B’相当于再现部,C处于发展部),故称奏鸣曲式的回旋曲。常用于古典奏鸣曲、弦乐四重奏、交响曲、协奏曲等的末乐章;有时也作为器乐曲的独立乐章。如贝多芬《悲怆奏鸣曲》末乐章。

151.伦巴:古巴舞曲。起源于非洲的黑人舞蹈。1930年左右盛行于欧美舞厅。音乐不重旋律,节奏强烈,用复杂的切分音。八小节为句,连续反复之。舞蹈动作主要是两跨的轮流撑动。

152.萨尔塔莱洛:意大利舞曲。原意为“跳跃”。快速的6/8拍。常与帕萨梅佐相连接。十六世纪开始流行。到十九世纪,则以激烈快速的舞曲出现于各种音乐作品中,与塔兰台拉很相似。如门德尔松的《意大利交响曲》(Op.90)末乐章。

153.桑巴:舞曲。发源于葡萄牙。传至巴西,成为流行的节日音乐。2/4拍,多切分音。后广泛流行于西方,常用于舞厅。

154.萨拉班德:舞曲。流行于十七至十八世纪。缓慢的三拍子,第二拍为强拍。巴洛克时期(1600—1750)的组曲常用为第三乐章。早在十六世纪已经出现于西班牙,当时被视为一种粗野淫荡的音乐。

155.萨尔达纳:舞曲。流行于西班牙北部加泰罗尼亚地区。快速的6/8拍。舞者拉手成圈。用木管与长腰鼓伴奏,一人演奏两种乐器。

156.诙谐曲(谐谑曲):一译“谐谑曲”。器乐曲。快速,三拍子,节奏强烈,有惊奇、幻想等特点。海顿在奏鸣曲类型的乐曲中用以代替小步舞乐章的地位。贝多芬继承这一形式。舒伯特、布鲁克纳等人都有优秀的诙谐曲作品。肖邦用作独立的钢琴曲,他的四首诙谐曲具有抒情性与戏剧性,风格与过去的诙谐曲不同。十七、十八世纪时还流行一种声乐诙谐曲。

157.塞吉迪里亚:舞曲。流行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地区。快速,三拍子。用吉他与响板伴奏。与波莱罗很相似,但速度更快。比才在歌剧《卡门》第一幕中引用了这种舞曲。

158.七重奏(唱):七人各按自己所任声部演奏或演唱的乐曲。在室内乐中,常以管乐器与弦乐器混合组成,如贝多芬的七重奏(Op.20)用小、中、大低四种提琴及单簧管、低音管、圆号。七重唱则偶见于歌剧中。

音乐是世界共通的语言,学会欣赏音乐,更是个人修养的良好提升。十分幸运能与这门课相遇,与岳老师相遇,在繁重的课业中得到美好的享受,陶冶了情操,更幸运感受到岳老师充满激情的讲授,被老师美好的气质修养和认真崇高的师德和品格所感染和感动。很荣幸能成为您的课代表,希望以后还能有更多聆听您教诲的机会!

,
本文标题:世界顶级名曲最经典十首(西方古典音乐鉴赏) - 长篇鬼故事
本文地址:http://www.guigushi.cc/changpianguigushi/55617.html

相关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